26载跨山越海,厦大的他们用三尺讲台筑起浓浓山海情
从福建厦门到宁夏,大约两千公里,从1999年开始,作为闽宁协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,厦门大学就持续选派研究生支教团赴四千里外的宁夏,开展教育帮扶。26年来,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播撒知识与希望的种子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支教生活,去看一段山海间的青春故事。
新学期刚开始不久,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周庆一和戴一鑫从县城驱车一个半小时,来到距离海原县30多公里的关桥乡脱场村,开始了他们这学期的第一次家访。
这个有点害羞的姑娘,是关桥中学学生田慧,知道支教团的老师要来家里,她早早就等在门外。
海原县关桥中学学生 田慧:想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记者:很想去哪里?
海原县关桥中学学生 田慧:厦门吧,因为有厦门大学的老师来教,感觉厦门很好。
田慧的母亲:田慧父亲就跟我说,其实早在20多年前,田慧的父亲也同样在关桥中学,遇到了当时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老师。
田慧家所在的海原县,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,这里以前流传着一句话,“跺开西海固的一粒黄土,半粒在喊渴,半粒在喊饿”。曾经的西海固生态恶劣,产业薄弱,在教育方面更加落后。1999年,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,厦门大学成为了首批22所高校中的一员,由此开启支教志愿接力。每年学校会筛选出一批研究生,在经过一年的培训后来到宁夏,支教助学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周庆一:这些箱子里面全是我们前几届的票据,像资助人的一些发票,我们开的发票以及孩子们写的一些信件。有很多资助人都是我们之前的学长学姐,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们也一直在关心着海原,关心着关桥这边的情况,甚至与我们联系,想回来看一看,都在牵挂着。
听着学长学姐的故事,接力着他们的事业,上个月,新一批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22名队员们来到了宁夏。周庆一和戴一鑫就是在支教地中条件相对艰苦的关桥中学,目前,他们担任初一3个班的地理和生物教学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戴一鑫:当时有老师在旁听完我的课,也是给我提出很多意见,他觉得我讲的内容可能过于饱满、过于充分,学生可能吸收不了,所以也需要慢慢地去调整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戴一鑫:第一次小测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他掌握情况都很差,我怎么样去尽量弥补之前上课的缺失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戴一鑫:我觉得课堂40分钟很关键,可能不太适应,因为地理他们也是刚开始接触。
除了教学,支教团的老师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经历,鼓励当地的孩子。4年前,走出大山看过大海的李嘉鑫就是从青海西宁去往厦门大学学习的,现在,她以支教团队员的身份,来到了宁夏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李嘉鑫:我自己也是从西北走出去的一个学生,我想把自己曾经的这份经历分享给和我一样的很多同学,帮助他们能走得更好、走得更远。
海原二中学生:他们讲课的时候我们全班都听得非常入迷,让我们更有见识一些。
这天是休息日,也是海原支教队员们小聚的日子。
记者:有什么让你们来这边反而特别惊喜、意外的东西?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陈佳琳:有一次下课,那个小男孩过来问我,老师你是要带我一节课还是一直带我们 。我当时非常慌,我以为我上课很烂,我说我这一年都带你,然后他说:耶!太好了!
26年来,厦门大学共派出389名支教队员,延伸到宁夏5个县的21所中学,覆盖学生5万余名。一年,对于青春来说或许更像是一场体验,但这场延续了26年的接力,却让青春永远留在了黄土高原,也让这里的青春,永远记得山海那头的厦门蓝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雷子歆:不管是这个(队服的)颜色,还是说这一段行程,其实真的都是很亮眼、很有意义的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郭初元:(学生)有时候就会说什么老师你们在厦大等我。
厦门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潘琳琳:我自己做了人生中最大胆,也是最正确的一次决定。用行动践行的这一句话: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!